目前分類:網路創業心態分享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羅志祥》傷害我的人,就是我賺錢的動力!


4月6日,「小豬」羅志祥的全新作品《有我在》才發行2天,銷售量就超過10萬張,再度創下個人專輯新高紀錄。

對羅志祥來說,「破個人紀錄」是他不停努力的進 行式。今年才33歲的他,已發行過16張專輯、拍過8部電視劇、主持27個節目、辦了逾40場演唱會,廣告代言更多達50支以上;已被冠上「亞洲舞王」名 號的他,更勇敢闖進競爭激烈的日本市場,在今年2月發行的日文單曲, 打入日本公信榜TOP 10,創下台灣男歌手的最佳紀錄!

雖然,現在的羅志祥正發光發熱,但從他進演藝圈17年,真正大紅不過是近6年的歷程來看,他已與挫折、窮困共處很長一段時間,在困境時他得低頭向人借錢回家付房貸,好不容易等到通告上門,卻是要他扮醜、淋麵粉、讓章魚爬上他的臉……。

「其實,我從小家境就不好,三天兩頭就有討債的人上門。可是我爸媽並沒有因此逃避、抱怨,不但努力還錢,還讓我開心長大。但我也因此從小立志:要出頭,讓父母過好的生活。」羅志祥說出支撐他面對困境的動力。

詠樂 (Joe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火熱中國內需

「所有的上班族都是處在滅絕的危機之中。」大前研一在新書《研磨商業力》大聲發出警語,企業人士該有什麼樣的能力才能在變動中生存?為何磨出自己的「型」如此重要?

迎接二十一世紀,大前研一在《研磨商業力》新書中指出,所有的企業人士都必須做定期的自我檢視,隨時要研磨出自己的「型」。

所謂的型,不是指外型的型,而是指思考邏輯的方式,是否有一個型,企業人士隨時可以用這個型,來對商場上、企業中所碰到的大事做出對的判斷,讓自己成為炙手可熱的企業界人才。

為什麼需要定期自我檢視?大前指出,主要是因為大環境變化太大、太快

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工作的方式已與過去截然不同。資料的書寫方式、連絡的進行方式,以及書面請示的傳達方式等等,也都有所改變。甚至過去的經驗也可能成為新工作方式的阻礙。

未來,你將靠什麼維生?

詠樂 (Joe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愈來愈多軟體公司要尋找個性自閉的人,避險基金公司需要的是不按牌理出牌的人,成功的創業家必須具備反社會性格。

莫非性格愈「不正常」,愈是搶手、愈能成功?

確實,這些過去不見容於社會的怪人,如果找對了工作,將是不可多得的天才員工。

根據62日最新出刊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報導,一位優秀的程式設計師必備的特質,和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 syndrome)的人非常近似:沉溺在極少數有興趣的事物;熱愛數字與機械;喜歡重複性工作;對社交活動完全無感。

但科技界並非是特例,在金融業同樣可以找到許許多多反社會性格的金融怪傑。根據真人故事撰寫的《大賣空》(The Big Short)書中主角麥可貝瑞(Michael Burry)便是一例。他原本是位醫生,在閒暇之餘撰寫股票投資部落格,因為預測神準而大受歡迎。於是他辭去醫職,成立了名為Scion Capital的避險基金。早在2008年美國因為次貸風暴而引發金融危機之前,麥可貝瑞便已預見市場即將崩盤,大膽賣空股票,而他本人正是亞斯伯格症候群患者。

再看看那些名利雙收的成功創業家,他們絕非我們以為的那般「正常」。

35%的創業家有讀寫障礙

詠樂 (Joe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午 09:20:44] 為保護個人隱私隱藏中 說 : 紗紗 怎麼帶p的  好主動來聽喔
[上午 09:21:12] 為保護個人隱私隱藏中 說 : 優秀 
[上午 09:21:38] ♥紗紗♥(欣儀Yvonne)-基隆[Kaven] 說 : 基本上我會希望我辦公室的夥伴們要有一個觀念 就是 線上辦公室不是建立者的
[上午 09:21:57] ♥紗紗♥(欣儀Yvonne)-基隆[Kaven] 說 : 所以 每一個正式夥伴都要儲存 課程通知
[上午 09:22:08] 為保護個人隱私隱藏中 說 : 喔~good
[上午 09:22:19] ♥紗紗♥(欣儀Yvonne)-基隆[Kaven] 說 : 只要你有準會員 就要隨時提醒每一個伙伴
[上午 09:22:35] ♥紗紗♥(欣儀Yvonne)-基隆[Kaven] 說 : 所以 在我的辦公室裡 不是只有我在 PO

詠樂 (Joe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夥伴包括珉琿自己,看每星期BK錄的影片都超級想去撞牆~

因為都聽不懂啦 = =||| 

Youtube, 現在已經出現新功能~可以顯示原文並且翻譯成其他語言呢! 

雖然,不是100%,因為BK講話講太快了 XD 收音的那個系統好像沒辦法非常完整的收音導致!

但!總比…完全聽沒有好 XD 


詠樂 (Joe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你真的有興趣,請先耐心地從頭到尾看清楚每一項分析說明,不一定能讓你獲益良多,但是,絕對讓你不虛此行!

當你認為我言之有理後,再決定 "" 是不是你要的網路事業,是否適合自己參予經營。

如果你喜歡聽花言巧語,甜言蜜語,不實在的話,會被把事業說得天上有,地下無的文字所吸引,而不喜歡聽事實!
或是你無事業心,不知道自己一生何求,生活過得茫然或盲目,甘願做牛做馬,那我只能告訴你,既然你沒有夢想,就不會有將來,更談不上任何成功的事業.因為人各有志,也就請不要浪費你的寶貴時間,因為,你一定看不下去。

良禽擇木而棲如果你對目前的工作及生活都非常滿意,沒有〔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情形的話,請你也不必花時間看這一篇詳細說明。

一、你仍以傳統方式求職,寧願面對失業,改行,再找工作的情形嗎?

失業或工作不愉快想換工作時,都要填寫履歷表,說出離職或是改行原因,經過面試,然後等通知,都在被篩選,重要的是,每次換工作,換老闆,真的會越換越好嗎?如果你是一個敬業樂業的人,如果你的事業心比老闆強,為何要繼續去求職?

詠樂 (Joe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考方式×熱情×能力」

 

稻盛和夫素有日本「經營之聖」的美譽。27歲創辦日本京瓷(Kyocera),現 在是年營收高達130億美元的日本電子大廠;52歲創辦第二電電(KDDI),2000年時,與國際電信電話(KDD)及日本移動通信(IDO)合併為 KDDI電信集團,目前排名全球前500大企業,78歲的稻盛和夫至今仍擔任最高顧問。

 

連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面臨日本航空公司(Japan Airlines)破產的燙手山芋時,唯一想到的救兵,也是請託稻盛和夫出馬。於是今年開始,稻盛和夫又多了一項新頭銜--日航執行長。

 

詠樂 (Joe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是來自台灣雅虎知識家一位匿名網友的問題---------

發問者:匿名

請問我目前經營VEMMA 市場是不是已經飽和了? 經營了三個多月沒甚麼效果 我現在已經是正式會員...... 很多人都是聽一聽就跑了 不曉得是不是真的可以長久經營的事業..... 如果這樣下去都沒有人願意參與 我每個月重消怕會無法負擔! 請網賺高手給我一些建議!

-----------------------以下是我的回應-----------------------

很多人都是聽一聽就跑了?那你一聽怎麼沒有跑了 還加入呢?
實際上在VEMMA同樣三個月 有成績的比比皆是
我想如果不是你方法不對 就是還沒開始努力

"加入"不等於"有在做"
沒有做所以還沒有成績那是正常的

所謂"有在做"的定義 基本上就是落實系統所指導的每日五件事
畢竟VEMMA是"在家工作" 而不是"在家不工作" 對吧

當然你如果是再找一間 加入不用做 就有錢賺的
那VEMMA肯定不適合你 問題是你相信天下有白吃的午餐嗎?我個人是不信

(不過 我希望樓主應不會是在雅虎知識家自問自答 做宣傳的吧~) 

至於以上幾位版大回應幾個似是而非 其目的讓你當他下線的論點
我在此為廣大網友提出我個人一些淺見 


1.VEMMA每個月要消費

如果你開一間餐廳 你的顧客一輩子就只有消費一次 你認為餐廳生意會好嗎?
為什麼月繳制的線上遊戲非常賺錢 就是因為玩家每個月都要固定消費一次
如果你正在找一份事業機會 期待能創造永續收入
聰明的你 會選擇一份你努力推薦進來的會員
一輩子只消費一次 還是給個月都消費一次 呢?


2.VEMMA商品單一化

單一化從來不是問題 問題在於產品的價值
可口可樂單一一種商品 就可以讓成為這家公司發展成全球企業的基礎

眾所周知 美國是一個健康食品競爭激烈 品牌五花八門的市場
美商VEMMA公司從一樣產品開始 不僅在美國5年來通過市場與消費者的考驗
甚至能拓展至海外全球59個國家與地區 且營業額年年成長
聰明的您 想想為什麼?

事實上 VEMMA以一家成立短短6年的公司 自有資金研發.生產.管理.行銷到目前為止 
已經推出 VEMMA(維生素抗氧化劑飲品) VEMMA NEXT(兒童專用綜合維生素飲品) VERVE(維生素能量飲料) THIRST(維生素運動飲料) PM(維生素助眠飲料) 5種產品
我們都知道 隨著美商維瑪公司逐年壯大 將繼續提供更多市場趨勢需求的產品線

3.每個月4000元很貴?

投資之神 巴菲特 說過:"價格是你付出的,價值才是你得到的。"
價格不等於價值
如果花4000元能買到健康+一套人人爭相模仿的自動網路行銷系統
我認為這樣的創業金額 實在低到不能再低
如果花100元 買到用不到也不需要的英文電子書 或者所謂的空泛的"經營權" 甚至什麼商品都沒有 我認為那才是浪費


4.我做過VEMMA 我退出所以就代表VEMMA不好?

做過VEMMA 請問有沒有成功過? 並沒有?很抱歉 這樣的人講的話沒有參考價值
試問聰明的你 
如果你想當奧運金牌游泳選手
你會請教八金奧運游泳冠軍Michael Fred Phelps II
還是 請教他說他游過泳 但連游泳都不會 差點溺死的人 如何游泳呢? 
你是否至少要詢問一位會游泳的人是吧?

5.VEMMA市場已經飽和

麥當勞進入台灣20多年 全球市場還在成長 還沒飽和
安麗公司進入台灣20多年 全球市場還在成長 也還沒飽和
VEMMA中文化才剛剛開始1年 市場就能已經飽和 真不得了 那我一定要做VEMMA!!

不知道那些說VEMMA飽和的 是以什麼科學統計為依據 還是自己的"神奇"的感覺 亦或者為一己之利企圖矇混視聽大眾 這樣的人 是把無知當無畏嗎?


其次 網路上雖然很多機會 但一定要慎選 分清楚什麼是合法直銷與非法老鼠會吸金的差別

根據經驗 在網路上100家有99家
連在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報備都沒有 就開始非法招募 你不在意嗎?
連創辦人是誰 公司財務營業額不清楚 甚至總公司開在哪都沒見過 就開始推廣 你不在意嗎?
連產品價值都不重視 光一套"神奇"制度就開始找人"卡位" 你不在意嗎?

其中有30%消失在成立後的第18個月 有80%消失在成立後的第36個月

然後同一批上線會再找尋另一個國內外"神奇"網賺機會
換到另一種"神奇"制度 另起爐灶 再來一次

一般人如何辨識?

1.強調低投資價格 但商品沒有價值甚至沒有商品
為什麼老強調低投資?
因為沒價值的商品根本賣不出去
不得不利用很低的金額 讓一般大眾產生"反正沒多少錢 就賭賭看"的心態
這才能把你的錢吸入到他的口袋內

2.提供如果不能賺錢 你絕對不會去買的商品
老鼠會之所以盛行 就是再利用人性陰暗面的一個"貪"字
在一個沒有產品價值的投機機會
獎金從哪裡來呢? 
錢從想賺錢的人口袋裡來 而不是從產品的消費來的
問題是
每個人加入都想賺錢 請問誰賠錢?

3.強調名額有限 先加入先贏
先加入先贏? 那後加入呢?當最後一隻老鼠嗎?
假設你加入賺到一點錢 但後加入者你下線都賺不到錢 試問你的收入能維持多久?
合法的直銷系統 無論你在何時加入 都會提供公平的機會
收入的多寡 取決於個人努力的程度 而不是加入的先後順序

4.強調不用太多人 因為靠自己買人頭卡位子就能賺錢
表面上看起來好像馬上賺到錢了 實際上 花100 賺50 自己賺自己花的錢
不用推薦?或者推薦1個人請他買25個人頭位子?
最終這系統就會崩潰
真正獲利的是系統創造者

5.自己公司沒有生產商品 用所謂"商城"賺錢
評良心講 這樣概念很好 但歷史上沒有一間直銷企業完全用這樣做法成為大公司
我之所以講好的部分 是如果規模能達到像家樂福.PCHOME這樣
把每月必須性消費 轉換成折扣或者收入 那實在就太完美了
理論上只要有足夠的會員 就能吸引更多商家
但事實上要成功 必須有足夠商家 再吸引更多會員

道理很簡單 你一定沒聽過 家樂福說他還沒蓋好 就先請你當他會員這種事
但為何類似商城模式 總是先找會員再找商家呢?
簡單來說 因為沒有資金也沒有條件 吸引任何好商家
因為好商家都不傻

實際上 
A.花一樣努力與時間 傳統直銷商賺到一份退休收入 商城直銷商賺到一份打工薪水
因為是代理商品 商家能給的利潤非常有限 往下要能提撥給直銷商的更有限 一湯匙的粥 永遠餵不飽一群人(除了有機會餵飽了創辦人之外)
這類型採代理模式的商城直銷 並不創新 之前早就有了 (扣除拉人頭加入的獎金)其直銷商花同樣的努力與時間建立出同樣組織 與傳統直銷商相比收入只有10分之1不到 因此這類型公司現今都已消失(想想假設一般自有產品的直銷企業 你同樣努力人家3年的收入規模 你要做30年..你的時間就比別人不值錢嗎? 此條件還要加上假設此商城30年都沒有倒閉為前提)

B.你會發現一樣商品 未來絕對有地方賣的比商城更便宜(除非是連大賣場都找不到 不想讓它上架不知啥牌的三流產品)
為什麼?因為好商家能給你商城的利潤空間 一樣可以給別的銷售平台 你沒有專賣權 除非你拼得過家樂福的進貨量 否則利潤還要回饋到經營者身上 請問消費者能多便宜?同樣質量的商品 消費者為何不選擇更便宜的?難道就是為了一個30年才會實現的夢?

我這邊就不想舉過去商城直銷的眾多失敗的例子了 這些失敗的例子無論是資金.規模還是背景 都遠遠超過現有的這些"網賺商城" 稍有在直銷產業經歷的 我想都知道我在說那些公司


6.以業界鄙視的反行銷手段找人
先問一個簡單問題 假設自己經由努力建立組織 你喜不喜歡別人去你組織挖角
所謂己不欲勿施於人 這是連小朋友都懂的道理
但如果有人己所不欲 能施於人 可以做這樣的事情的人 我想大家都同意
即使能獲致短暫成功 都只是一位沒有道德感的上線
我們想想 
自己要做這樣的人嗎?
自己想跟隨這樣的人做你上線嗎?
自己喜歡這樣偷偷摸摸反行銷的工作模式嗎?
這樣的人就沒有方法能光明正大建立組織嗎? 有辦法的話又何必偷偷摸摸反行銷? 

當然 好的商機從來不怕比較
事實上在多年經驗看來 從沒聽聞過有哪一位直銷領袖
是靠偷偷摸摸的反行銷 而獲致成功的

這類反行銷行為 其實自從有直銷事業以來就存在著 也不是什麼新奇方式
業界一句老話:老鷹是被培養的 而不是挖來的 能挖來的都不是老鷹
物以類聚 今天即使能挖走一個 能被挖走的未來也還是可以被挖走
而挖不走的留下來的都是精英
從某種角度來看 這也並非不是讓組織去蕪存菁的機會


7.獎金來源自 拉人頭賺錢 而非產品的消費與銷售
商城直銷用消費日用品有獎金當噱頭 但真正能有獲利能力的獎金卻跟消費無關 而來自拉人頭賺錢
電信直銷用打電話有獎金當噱頭 但真正能有獲利能力的獎金卻跟消費無關 而來自拉人頭賺錢
甚至有些網賺 乾脆說白了 他們沒有產品就是拉人頭投資賺錢 這樣也敢加入的人如果不是不懂法律 我真是佩服他的勇氣 

請看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如何判斷多層次傳銷事業合不合法
第一條就寫著
參加人主要收入 是否來自介紹他人加入
www.ftc.gov.tw/internet/main/doc/docDeta...d=61&docid=10340

多層次傳銷業只須繳交入會費,拉人頭,不用賣商品,定期領獎金
罰不罰?
下面就是實例
www.lawtw.com/article.php?template=artic...0&article_id=821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之多層次傳銷 宣傳短片

 

以上資訊 如果還是覺得複雜
為了不讓自己受傷害後 因此反過來認為所有直銷產業都是不好的
當你想加入任何直銷產業(有些業者會否認它不是直銷 辨識重點是只要施行多層次傳銷獎金架構 就是直銷產業) 可用以下兩種方式做初步篩選

1.是否有在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或當地相等政府機構)進行報備
2.新成立的公司等36個月以上沒有倒閉再考慮加入事業是長遠的 不用擔心晚加入會賺不到錢 審慎評估反而可以避免自己當白老鼠 


(連以上兩個基本條件都不符合的網賺 要舉例實在太多了 較資深夥伴們還記得以下這些公司嗎? RM、TPS、NPN、ID、MANB...最後的結果如何?請大家上網搜尋 查看最後編輯日期是什麼時候就知道了 當初氣燄高漲的反行銷聲勢還尤言在耳 現在不都已經消聲匿跡..)



我之所以回覆此文
其主要目的是 現今社會網路越來越發達
有太多打著在家工作.網路賺錢..等等 形形色色以多層次傳銷模式 進行招募的網路商機
良莠不齊 劣幣逐良幣 一般大眾實難辨識

我想每一位身為合法直銷業從業人員的一份子 都有責任與義務
共同為維護整體合法直銷產業正面.良善的經營環境而努力





PS:如果喜歡此文 歡迎夥伴COPY到自己的BLOG 幫助更多朋友正確的認識直銷產業喔~

 

[以上資料轉錄自Kaven的部落格]

詠樂 (Joe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恭喜你,今天你對這個主題有興趣,代表你已經看出,網路創業比實體開店有優勢的地方在於:成本低、傳播速度快、使用族群廣。用具體一點的說法,就是你可以用最便宜的價格,在世界上最

熱鬧的商圈開一間店!

  但很多人會問我,為什麼網路上這麼多兼差賺錢的方式,最後要選擇維瑪?

  在這裡分享一些我自己分析的心路歷程:

1. 持續性的收入,提早退休:

  現在亞洲的網路賺錢,主要有兩大區塊,一種是很流行的AM(聯盟行銷),一種則是網路直銷(有組織性的)。大多數的人都喜歡參與AM,因為商品種類非常多,選擇性廣。但AM最大的缺點是──有做有錢,沒做沒錢,你很難一勞永逸,網路的流量再大,你依然需要持續不斷的工作、關注新商品、重覆行銷的流程。你想想看,你今天代理的商品,可能賣上10年、20年嗎?我想很難,就算是同一樣廠商,也會一直推出新產品、新型號,你永遠要花時間心力去處理它。況且,你的部落格如果半年沒更新,請問,你的獲利還能夠維持嗎?做AM就像股票投機客,手段高、運氣好,也許可以風光一時,但無法讓你真正的安心退休。我希望可以辛苦一陣子,往後享受一輩子,所以就往網路直銷的方向考慮。

2. 優質不退流行的產品:

詠樂 (Joe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加入VEMMA最主要是因為他的加入費用並不高,未來要領取組織獎金,也很容易,我記得以前我加入的直銷公司,其中一間光是加入要做組織,費用就要 13-14 萬多才行(XX<<<應該都知道吧XD)

當時經營後才知道未來如果有了組織,要領到組織的分紅獎金,還要每個月做幾萬元的營業額,才能領取,當然如果不想領組織獎金的話,做不到這個營業額也是沒關係,不過做這行的,那個人不是為了增加自已的收入才來經營呢? 

人的時間一天也不過 24 小時,再怎麼努力也是要睡覺的,為別人工作,薪水在高也有個限度,而且打拼半天成就還是別人的,在 VEMMA 只要每個人都出點力,就能獲得很高的收入,這就是加入 VEMMA 的主因! 

當然,做 VEMMA 到現在有百人的組織的,一定有人經營的很好,也有人退出,但這都是很正常的,因為 VEMMA 就跟其他的兼職一樣,有人加入後,會很努力做,有人加入後,卻只是放著,或是在 VEMMA 的時間很少,甚至沒有,當然這就會反應在成積上面,有些人在一開始做的時候是比較不順利的(2-3個月),就認為不行而放棄,真的也是很可惜! 

其實做 VEMMA 一開始時不順利真的很正常,因為大多數的人並沒有任何行銷的經驗,而不順的時候,很多人就想著要退出了。

這真的是很可惜的,因為任何創業如果一開始就順利的簡直是難如登天,相信沒有一個電影是這樣演的吧!哈

電影或是連續劇不都是碰到重重難關,解決種種問題,不怕打擊跟挫折之後,才獲得最後的勝利嗎? 

詠樂 (Joe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